上半年中國車企日子過得怎么樣?日前,隨著部分主流車企2025上半年財報的出爐,答案也得以揭曉,
這些車企中雖有營收下滑的,但也有營收或利潤大幅度增長者,大家整體還算過得去。
比亞迪:營收利潤雙增長
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2.81億元,同比增長23.3%;歸母凈利潤155.11億元,同比增長13.79%。
上半年,比亞迪無論營收還是盈利水平均保持穩健增長,尤是營收已超過特斯拉(同期營收近3000億元)。
作為較早向新能源化轉型的企業,比亞迪這幾年可謂占盡了市場紅利,豐富的產品矩陣讓它實現銷量上的斷層式領跑。從廠家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1-6月比亞迪的累計銷量215萬輛,同比增長了33%。
依托刀片電池、e平臺3.0以及DM-i超級混動等三大核心技術,為比亞迪產品力的提升注入著原動力。同時產銷的規模化,讓它能夠拿出更多利潤跟同行打“價格戰”,讓對手們措手不及。
此外在夯實國內市場同時,比亞迪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出口銷量超47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銷量。
針對海外出口,比亞迪不僅財大氣粗地擁有多艘運輸船用于全球物流,還在巴西、泰國、印尼等地設立海外工廠。可以預測,隨著比亞迪全球化加速,未來營收與利潤還會穩步向上。
上汽、吉利、長城:營收增長
與比亞迪營收利潤雙增長所不同的是,上汽、吉利、長城等三家車企雖然營收增加了,但利潤卻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上汽集團上半年營業總收入2995.9億元,同比增長5.2%;歸母凈利潤為60.18億元,同比下降9.21%。
面對新能源化浪潮,上汽也加快轉型速度,并取得了可觀的成績。上半年,上汽自主品牌銷量超130萬輛,同比增長21.1%;新能源車銷量超64萬輛,同比增長40.2%;海外市場銷量超49萬輛——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場“新三駕馬車”格局,帶來上汽銷量的提升。
再看吉利,上半年營業收入1503億元,同比增長27%,創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92.9億元,同比減少14%。
這幾年,吉利一直堅持燃油+新能源車兩步走戰略,贏得更多市場空間。上半年燃油車銷量超61萬輛,為企業貢獻了不少利潤。同時,吉利在新能源領域也是高歌猛進,上半年實現新能源銷量超72萬輛,同比增長126%,新能源滲透率高達51.5%。
正是出于對市場的看好,吉利汽車將2025全年銷量目標從此前的271萬輛上調至300萬輛。看得出來,吉利對這樣的全年目標量志在必得。
與上汽相比,長城汽車上半年營收為923.35億元,同比增長0.99%,歸母凈利潤63.37億元,同比下降10.21%。雖然營收不能比肩上汽,但長城汽車的利潤卻超過了上汽。
數據顯示:上半年,長城汽車累計銷量56.89萬輛,同比增長2.52%。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16萬輛,同比增長23.64%。從曾經專注于燃油SUV車型,到燃油+新能源齊步走,長城汽車通過產品深耕迎來市場的回暖。隨著產品線的豐富,后續步伐也更加穩健。
賽力斯:利潤同比增長最大
看完了上半年營收增長的車企,接下來的三家車企營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汽車營收726.91億元,同比下滑5.25%,歸母凈利潤22.9億元,同比下降19.09%。
不過,今年長安汽車整體表現還不錯,上半年累計銷量達135.5萬輛,同比增長1.6%,創下近8年來同期銷量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5.2萬輛,同比增長49.1%。
另外,上半年長安汽車海外市場銷量達29.9萬輛,同比增長5.1%——看得出來這兩年長安汽車一直在努力,隨著新能源產品的持續走高,下半年長安汽車營收與利潤數據應該會好看。
在這里需要關注的還有賽力斯,從廠家發布的財報來看,上半年營業收入624.02億元,下降4.06%。雖然營收略有下滑,但歸母凈利潤達到29.41億元,同比增長更是達到81.03%,成為這幾家中最賺錢的企業。
依托高端電動車銷量的顯著增長,帶動賽力斯利潤的大幅度提升。不僅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超17.2萬輛,同時問界M9、問界M8分別成為50萬元級及40萬元級市場銷量冠軍——背靠華為這棵大樹,賽力斯手里不缺技術,未來發展自然值得期待。
與其它還在盈利的車企相比,廣汽集團的財報就有點難看了。上半年,廣汽實現營業總收入421.66億元,同比下降7.88%;歸母凈利潤-25.38億元,同比下滑267.39%。別家車企再怎么還在盈利,而廣汽直接就虧損了,這種差距還是有點大。
曾經坐享合資燃油時代的蛋糕后,當面對新能源智能化浪潮時廣汽集團明顯后勁不足。當下,迷茫與失落在所難免,但更重要的是加快跟進的步伐了。
《車壹圈》觀點:解讀前面這些上市車企的上半年財報,能明顯感覺到企業所承載的各種壓力。
盡管一些車企上半年銷量同比都處于增長中,不過營收與利潤表現卻不佳。這也在另一方面說明市場內卷依然存在,雖然今年沒有大張旗鼓的“價格戰”,但終端不論營銷成本還是運營成本都消耗了廠商不少財力;其次就是面對新能源智能化趨勢,企業還需要在研發上加大投入,進一步減少了企業獲利空間。
如果各家都像比亞迪那樣把新能源攤子做得足夠大,有效降低產銷成本,或者像賽力斯有高端產品創造更多價值,那么這種日子才叫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