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話題搶奪輿論中心時,吉利汽車卻在燃油車上打出了“東方曜”這張牌:9.97萬起步,喊出“五大豪華”標準,還要用敦煌色彩講中式豪華。問題來了——消費者會買賬嗎?在合資價格帶搖搖欲墜、本土燃油車普遍降級的當下,中國星的東方曜系列,到底是逆勢舉起大旗,還是一場講“中式豪華”的定義之戰?
為什么是現在?
在電動化掀起的所謂迭代浪潮下,傳統A級燃油車似乎已被貼上“過渡品類”的標簽,就連合資品牌夜普遍靠降價維持銷量。然而,數據卻又告訴我們另一面:中國燃油市場上半年份額仍高達64%,星瑞、更是分別拿下車市里頭A級轎車與SUV的冠軍。換句話說,用戶并壓根沒有拋棄燃油,而是需要車企給一個新的價值理由。因此,東方曜的出現,正是吉利給出的答案:豪華不一定要靠電驅來實現,燃油也能以智能與文化重新站上牌桌。
真的越級,還是噱頭?
這一次吉利為東方曜打出了所謂“五大豪華”牌,聚焦來看,首先在智能化上:東方曜用GEEA 3.0架構+星睿AI大模型,將燃油車做成了“會學習的伙伴”。駕控與安全方面:200kW+8AT,零百加速6.5秒的成績,放在10萬級轎車里確實是“降維打擊”。再加上AES避讓、遠端側氣囊,這些原本屬于30萬以上車型的配置下放,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最為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豪華”方面:敦煌三色(月牙青、莫高藍、丹青),是東方曜最能引發話題的亮點。它使得車色不僅是審美選擇,更成為文化符號。
東方曜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
當新勢力對手們在喊電動智能,中國星卻用燃油來做“智能豪華”。這一招,看起來無非是復制,但是真做起來,可沒那么好玩,這很考驗吉利汽車的研發體系力。那么,當新能源車動輒20萬+,且補能焦慮、二手保值率堪憂時,燃油車市場自然引來了反轉或者說修訂。就像東方曜,并非活在“舊時代”,它依舊能提供高性價比+高可靠性+OTA智能體驗。對于預算10-17萬的家庭,東方曜的價值感體現地很直接:
這也就給了消費者不必為了智能化,強行多花十萬買電車;也不必在糾結要不要買智能化看起來很糟糕的一些合資車型;另外,確實賣相舒服,讓普通消費者獲得了一種文化價值感。自己可以買到一臺有“面子”(中式豪華)、有“里子”(性能安全)、還有“新鮮感”(智能科技)的車。
逆勢的勇氣,還是豪華的底氣?
總的來說,東方曜不只是一次產品迭代,更像是吉利中國星在向市場喊話:燃油車不該淪為廉價品的象征,它依然能成為豪華價值的載體。而從消費者角度看,它提供了一個新選項——當新能源的熱鬧和焦慮交織,東方曜能成為那部分“不想上新能源快車”的人很理性的選擇。當然,真正的看點在于,它能否撬動合資車企10-20萬產品覆蓋價格帶的最后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