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式“肌肉浪漫”遇上德式“精密機械”,賽道就成了最好的裁判。全新福特Mustang Dark Horse不再只是四分之一英里的直線猛獸,而是揮舞著V8自然吸氣的純粹之力,挑戰賽道標桿BMW M3。結果呢?賽道揭曉了答案:力量與狂野對抗精準與效率,誰能稱霸?
在一個標準的對比測試里,福特Mustang可能單憑雙門轎跑的設定就先輸一半。那樣太不公平!因此這次我們把它的輕量版本DarkHorse單獨拉出來,與BMWM3進行對比。但這場較量依舊不輕松,尤其是在霍根海姆賽道的飛馳單圈上。
即便駕駛福特MustangDarkHorse,生活也不是“小馬駒”的草地樂園。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對手——寶馬。由于M4沒有排期,因此來自慕尼黑的寶馬選擇送來了M3。無傷大雅,畢竟在歐美之間的角色分配早已幾十年如一日般固定。
然而,新一代Mustang比以往更猛烈地撼動了“美國跑車只會直線”的刻板印象。與此同時,寶馬的M部門雖然不斷精進,但這些年卻難免“長了點肚腩”。是的,M3確實變重了,但它依然是同級標桿。
在賽道成績揭曉之前,先去直線加速場看看吧。這不正是Mustang傳統的拿手好戲嗎?美國人甚至瘋狂到為DarkHorse編寫了Line-Lock模式:前輪死死咬住地面,后輪瘋狂冒煙。
于是,霍根海姆那條被無數加速賽熏黑的柏油,就成了Mustang的舞臺。進入Drag模式后,懸掛被預壓,系統甚至在數字儀表里模擬出經典1964款Mustang的條帶轉速表與起跑燈。配合可調的彈射起步模式,駕駛者可自由設定起步轉速和換擋提示。
腳踩油門,等倒計時,V8發動機低吼——然后猛然爆發,四出排氣管震撼全場。結果?比以往更好。但要想讓454馬力與540牛·米全部化為“沖勁”,還是得靠駕駛者的右腳細膩控制,否則就只能看著后輪燒胎冒煙。當然,在漂移模式下,這一切是“有意為之”。為了更瘋狂,DarkHorse還配備了電子漂移手剎,只需輕輕一拉,后輪瞬間鎖死,漂移立刻就位。
福特Mustang:純粹的美式V8
DarkHorse延續了Mach1的經典,搭載5.0升V8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Tremec的6擋手動變速箱(短行程,來自Shelby),第6擋為超速擋。換擋依舊需要力氣,但手感精準。結果就是: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5.1秒,甚至比福特官方的數據還快一點。
BMWM3:輕松、精準、迅猛
而M3則顯得更加輕松。480馬力的3.0升直列六缸雙渦輪在彈射起步模式的輔助下,毫不費力地沖出起點。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4.3秒,比Mustang快近一秒,而且穩定可重復。
在加速到200公里/小時的過程中,約100公斤更輕的M3繼續擴大優勢。極速受限于電子系統:無性能提升套件(選裝需2450歐元),M3只能到250公里/小時,選裝后可達290公里/小時。而Mustang的最高時速為267公里/小時。
制動與賽道表現
制動方面,兩者表現接近:M3在33.4米內完成100~0公里/小時的制動,Mustang稍稍更短。重要的是,它們的制動系統都足夠滿足“賽道日”的耐用——對美式車而言,這是個大新聞!
在霍根海姆GP賽道上,DarkHorse不再是過去那個頭重腳輕的“直線猛獸”。它展現了出色的前軸抓地力與中性轉向,電磁懸掛系統表現強勁。唯一遺憾:轉向反饋略顯“虛假”。動力輸出方面,V8自然吸氣發動機在中段可控,但5000轉/分以上突然爆發,需要謹慎。漂移?沒問題,但得有技巧。
而M3的表現是另一種境界。它的彎道速度、精準度與輕盈感遠超Mustang。哪怕在S彎中,它依舊輕松切線,像被粘在理想路線上一樣。轉向手感雖不算完美,但操控精度依舊遠超Mustang。加之更細致的底盤調校,M3在賽道上快了約3秒。
舒適性與日常表現
賽道之外,Mustang展現出自己的優勢。電磁懸掛系統在路面起伏時能預調阻尼,盡管偶爾忽略坑洼,但整體比M3舒適得多。美式風格的真皮座椅寬大柔軟,卻也能提供合理的側向支撐。
而M3的駕駛環境則更專業:深坐姿、碳纖維桶椅,以及更多的調校自由度。但舒適性不及Mustang。
不過,M3基礎價格達到了95100歐元(選配后輕松破100000歐元),測試車搭載了16450歐元的MRaceTrack套件;而MustangDarkHorse的基礎價格僅為72500歐元,測試車最終比M3便宜約40000歐元。
雖然M3更快、更精準、更全面,同時具備德系品質與日常實用性。但Mustang并不廉價:它的工藝扎實,手動擋的純粹樂趣,數字化座艙更帶有懷舊“彩蛋”(可切換1967或1987年風格的儀表)。只是最終,在這場德美對決中,它仍只能屈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