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成立僅兩個多月的東風奕派汽車科技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旗下品牌連續兩月銷量環比增長,8 月銷售 2.9 萬輛,同比增長 62.39%。這份 "奕派速度" 的背后,是東風汽車集團 "科技躍遷 3.0" 戰略指引下,以大數據重構汽車場景服務的深刻實踐。奕派科技總經理汪俊君在論壇上提出的 "融合 — 拆分 — 賦能" 數據應用閉環,不僅揭示了傳統車企突破轉型困境的密鑰,更勾勒出汽車產業從 "經營車" 到 "服務人" 的未來圖景。
數據引擎:破解產業轉型三大困境
中國汽車產業在完成產銷量跨越式增長后,正面臨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關鍵拐點。然而,"參數內卷" 式的產品競爭、營銷費用高企而效率低下、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需求脫節這三大困境,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奕派科技的實踐表明,這些問題的本質在于部分企業仍停留在 "產品時代" 的思維定式,未能建立起適應 "用戶時代" 需求的數據驅動能力,導致數據不通、標準不一、價值難釋等系統性問題。
汪俊君強調,數據已成為推動車企實現三大轉型的核心引擎:在產品端從 "功能驅動" 轉向 "場景驅動",在營銷端從 "廣撒網" 轉向 "精準觸達",在服務端從 "經營車" 轉向 "服務人"。這一判斷直指當前汽車產業的核心矛盾 —— 當消費者從 "擁有汽車" 轉向 "享受出行生活",企業的競爭焦點必須從硬件參數轉向用戶體驗,而數據正是連接產品與用戶的關鍵紐帶。東風集團 "科技躍遷 3.0" 戰略中提出的將汽車打造為 "可移動、綠色低碳、萬物互聯的具身智能體" 的愿景,正是這一轉型思路的集中體現。
奕派科技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打通研發、制造、營銷與服務的全鏈路數據。這種數據貫通能力在 的研發過程中得到充分驗證:通過融合分析公域市場數據與私域用戶調研,企業敏銳捕捉到家庭用戶出行場景的增長趨勢,果斷在這款 SUV 上搭載 "豪車五件套",打造全家適用的場景化產品。這種基于數據洞察的產品決策,打破了傳統車企依賴經驗判斷的研發模式,實現了從 "問需求" 到 "預判需求" 的跨越。
閉環模式:四大場景的數字化重構
奕派科技創新性地構建了 "融合 — 拆分 — 賦能" 的數據應用閉環,為汽車場景服務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操作的實施路徑。這一模式首先融合公域與私域大數據資源,經過專業的數據清洗拆分為標準化的基礎數據單元,最終精準賦能到各類業務場景和流程中,實現全場景的數字化覆蓋。在實踐中,這一閉環模式具體落地為四大場景的創新突破。
在用戶需求洞察場景,奕派科技建立了 "看見顯性需求、洞見隱性需求、預見潛在需求" 的三級洞察體系。通過大數據分析與傳統調研相結合的方式,企業不僅能捕捉用戶明確表達的訴求,更能通過行為數據挖掘未被言說的潛在需求。 L8 的成功正是源于這種洞察能力 —— 數據顯示家庭用戶在周末出游場景中對舒適性配置的關注度遠超預期,促使研發團隊將豪華配置下放到主流價位車型,精準命中市場痛點。
產品定義創新場景則體現了 "將場景選擇權交給用戶" 的核心理念。奕派科技正在打造的 Agent 智能體技術,將智能座艙拆分為多個基礎功能模塊,允許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個性化組合。這種模塊化創新不僅提升了用戶參與感,更通過功能使用數據的反饋實現持續優化。針對 車型戰斗功能使用率下滑的問題,研發團隊依據數據反饋快速迭代,增加聲控觸發等便捷操作方式,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和功能使用率。這種 "數據反饋 - 快速迭代" 的機制,正是互聯網產品思維在汽車領域的創造性應用。
營銷精準觸達場景通過構建全場景智能營銷體系,實現了從 "大海撈針" 到 "精準滴灌" 的轉變。奕派科技通過全景用戶洞察識別目標群體,結合車輛智能網聯數據分析優化線下觸點規劃,使營銷資源能夠精準匹配用戶需求場景。這種數據驅動的營銷模式不僅降低了無效投入,更通過個性化服務提升了用戶轉化率。與傳統車企 "廣撒網" 式的營銷相比,奕派科技的精準營銷體系將數據貫穿于 "識別 - 投放 - 服務 - 運營" 全流程,使每一分營銷費用都能產生可衡量的價值。
服務全程陪伴場景被提升至 "用戶口碑一號工程" 的戰略高度。奕派科技全渠道接入用戶反饋,借助 AI 語義洞察和全域知識庫實現問題的智能化處理閉環,創新性地建立了 "111" 客訴處理機制 —— 客戶訴求 10 分鐘響應、1 小時給出解決方案、1 天完成閉環。這種高效響應機制背后是數據與 AI 技術的深度融合,系統能夠通過車輛狀態數據主動預判潛在問題,實現 "用戶未呼,服務已到" 的主動服務模式。武漢工廠的實踐也印證了數據在服務優化中的作用,通過收集涂裝車身色差數據訓練 AI 模型,實現了質量問題的前瞻干預和精準防控。
生態構建:從企業實踐到行業共創
奕派科技的探索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的數字化轉型,更延伸至推動行業生態的重構。汪俊君在論壇上提出的三點行業建議,直指當前汽車數據應用的關鍵瓶頸:建立行業數據安全使用標準、共建可信數據共享平臺、將競爭焦點轉向用戶價值創造。這些建議反映了頭部企業對汽車產業數字化轉型規律的深刻認知 —— 數據價值的充分釋放既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生態協同。
在數據安全方面,奕派科技倡導制定汽車數據分類分級訪問控制的統一安全標準與治理框架,推廣隱私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應用,實現 "數據可用不可見" 的安全目標。這一主張回應了智能汽車時代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普遍關切,為平衡數據價值與安全提供了可行路徑。在數據共享方面,建議由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牽頭構建可信共享平臺,推動脫敏數據的合規流通,這將有助于破解當前車企數據孤島問題,實現行業整體的數據能力提升。
更具前瞻性的是,奕派科技呼吁行業將競爭從 "參數內卷" 轉向 "用戶價值競爭"。這種競爭范式的轉變,意味著汽車企業需要重新定義自身的核心能力 —— 從硬件制造能力轉向數據洞察能力,從產品交付能力轉向場景服務能力。東風奕派與東風風神兩大品牌的差異化定位實踐表明,通過數據賦能 "卷用戶價值、卷服務體驗",不僅能夠覆蓋更廣泛的主流乘用車市場,更能建立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優勢。
未來圖景:有溫度的科技賦能生活
奕派科技所有探索與實踐的最終指向,是讓技術變成可感知、有溫度的服務,讓數據能讀懂用戶的今天,預見并賦能用戶的明天。這種 "技術溫度" 的理念,打破了人們對科技企業 "冰冷工具理性" 的刻板印象,彰顯了汽車作為 "人類生活智慧伙伴" 的本質屬性。當東風集團將未來汽車定義為具備 "強健的體魄、強勁的心臟、智慧的大腦和敏捷的神經系統" 的 "具身智能體" 時,其核心正是讓技術回歸服務于人本需求的初心。
從更廣闊的產業視角看,奕派科技的實踐代表了汽車產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汽車不再是孤立的交通工具,而正在成為連接人與生活的智能節點。這種轉變要求企業建立全新的價值創造邏輯 —— 以用戶數據為中心,重構產品研發、營銷服務和生態構建的全流程。奕派科技成立僅兩月就取得顯著市場成績,證明了這種轉型路徑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隨著數據技術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我們有理由期待一個更加智能、更加個性化的出行未來。在這個未來圖景中,汽車將真正理解用戶的每一個需求,預判用戶的每一次出行,成為生活場景中無縫銜接的智慧伙伴。奕派科技在泰達論壇發出的 "讓數據賦能用戶未來" 的倡議,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戰略宣言,更預示著一個全新汽車時代的到來 —— 在這個時代,數據驅動的不僅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更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實現。